1961年首夺世乒赛男团冠军以来,中国队虽偶有失手,但都很快夺回了王权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中国男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1993年天津世乒赛,时隔6年后,中国队终于重回世界乒坛之巅。那届男团比赛,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“翻身仗”。
天津世乒赛的男团之争,仿佛一部精彩绝伦的推理大戏,直至最后一球落地才落终章。这场翻身仗,有运动员的艰难拼斗,也有中国队教练排兵布阵的智慧与胆略——决赛前的10场比赛中,中国队虚虚实实,反复试阵,5名队员王涛、马文革、丁松、刘国梁、孔令辉都打过各个位置,决赛面对卫冕冠军瑞典队,具体分析了场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后,教练组派出了王涛、马文革和丁松的阵容。
前四盘,双方发挥平分秋色,打成了2比2平。第五盘,王涛顶住了巨大压力,以21:14和21:13连下两局击败佩尔森。时隔6年,中国男队终于在家门口3比2击败强大的瑞典队,夺回了阔别许久的斯韦思林杯。
再次回忆到那一时刻,王涛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“第五盘上场前,我一直在休息室准备和佩尔森的比赛,李晓东教练也一直在休息室陪伴着我。之前我和佩尔森比赛基本五五开,入场的时候,大概50米距离,走过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一片空白,尤其是全场观众都在喊‘中国队加油!王涛加油’,当时脑子全是懵的。”王涛还提到了一个小细节,上场前,时任主教练蔡振华递过来一杯水,但是王涛的手不停在抖,“确实非常非常紧张,比赛开始时自己一直落后,但是看到队友们的眼神,我觉得特别激励我。”
不过话锋一转,尽管比赛前非常紧张,但是王涛还是打出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、也最满意的一场比赛。“因为封闭训练的时候,我们做了一些抗干扰的训练,就是每天训练时后面放着一个大的音箱,循环播放不同的杂音,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说话、观众的鼓掌起哄等等。有了这个准备,所以现场这么多观众喊我的时候,我能够保持冷静地处理每一分球,比赛中,我听不到观众们在喊,也听不到教练和队友们的加油声。”心无旁骛下,王涛完美地执行了赛前制定的技战术,“佩尔森的正手和相持能力很强,所以我打得比较快,主要是力争在前三板控制住他,尽量主动上手,然后调动他,最后打得也相对比较轻松。”
展开全文
拿下最后一分后,王涛扔掉球拍激动倒地,队友们一拥而上,拥抱庆祝,这一幕也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史上的经典镜头之一。“第二局我20:10领先,我的队友都已经站起来了,我连输了三个后他们又坐了下来,最后一球,我一个侧身反带,佩尔森没有摸到球,然后我倒地把拍子给扔了,特别释放,也特别激动,全场的教练员、运动员都扑过来了,拥抱在一起,大家都掉泪了。”
后来的庆功宴上,有个队员还专门找到了王涛,询问这个庆祝动作是不是在20:10领先的时候就设计好了,队友产生这个疑问王涛其实并不奇怪,毕竟在此之前,中国队好像从没有过这样的疯狂举动,即使赢了也比较含蓄,但是王涛还是坚定地告诉队友:“真没有,当时是下意识地扔了拍子顺势倒地,就是有一种忽然放松、把全部压力全部释放出去了的感觉。”
27年过去了,这份记忆并没有模糊,反而随着时光的推进,在王涛脑海里愈发清晰,清晰到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。“这是中国男乒翻身仗的最主要一场比赛,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,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。”
更多精彩文章
▲国乒成都世乒赛参赛阵容
▲成都世乒赛参赛球队名单
▲孙颖莎的童年故事
▲樊振东:我的心里有座灯塔
▲陈梦,234天的内心独白
▲马龙解读不问终点的“终点”
▲许昕:想穿着西装给队友颁奖
▲王曼昱:没有什么能击垮我
▲王楚钦:相信会有一天得到自己想要的
▲刘诗雯:残酷的另一面是热爱
感谢分享,点亮“在看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世界杯赛程表excel模板刘策出战重启的K-1 WORLD GP无差别大奖赛